“或牛车、马车,水路亦可分去一部分。”张大人又说。
百里棠点头,认可张大人的方法。他只想着,能一次运回去,完事了。分开来必定麻烦。
说起来,若不是穿越到了古代,百里棠还会一直被古装剧骗。
古装剧里,也就百来人负责押送军粮,十几大军要吃喝呢。按一人一天一斤粮食算,一天十几万斤,行军打仗也非一朝一夕之事,得多少万斤粮食——拍的太不严谨了。
虽然士兵会自己带部分粮食去打仗,可也远远不够啊……
景国的运输只能依赖人力或者畜力,各地方官府都有明确任务。县邑负责筹备车辆和舟船,乡镇负责调集民夫和畜力,车船以长途运输为主,人力畜力以短途运输为主。
而且牛马和马车也不是随便就有的,马车牛车可以拉更多,但是牲畜也要吃东西,而且食量还很大,如果是吃豆类饲料还好,要是吃草,那每次都要吃很久很久才吃的饱。
余棠记得《还珠格格3》,清国欲出征缅国,更有史书记载:乾隆三十三年四月,先期到滇的舒赫德及鄂宁联合上奏,说征缅有五难:
一是办马难,按满兵一万、汉兵三万出兵规模算,战马、驭马需十万匹,急切难办。
二是办粮难,按四万兵、十万马算,单十个月就需兵粮四十二万石,全省仓粮也不过三十五万石,供应严重不足。
三是行军难,从内地永昌到边境就路难走,边外地形更差。
四是转运难,单从永昌运粮到边境,按三夫运米一石算,就需百余万人次,而如果到了境外,国人不愿意出境,境外人烟稀少,雇用役夫几乎不可能。
五是气候难,水土不适,历次战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战斗力者比战场死伤还多。
既然稻子难运,朕贩盐行不行?
根据《宋史·食货志》记载:盐引每张,领盐116.5斤,价6贯。
还有一个典故,也是关于乾隆爷的:乾隆三十年,乾隆皇帝南巡至扬州,扬州盐商花几十万两白银为他修建行宫,又修葺大虹园……后乾隆爷发现在他之前的二十年里,“盐政”的宫吏们私自“超发”盐引,从中克扣、提留“引银”竟达一千多万两。于是大怒,想要派人彻查……
其中牵连到纪晓岚。于是纪晓岚,悄悄给时任两淮盐运使的亲家卢见增写了一封特殊的信,里面只有一包盐和茶叶,暗示老大要查盐了。
在景国,1斤盐可换30斤粮食,能有资格取得“盐引”的盐商,都是与官府关系密切的大盐商,他们靠向官府纳税从而取得了全国盐业的垄断经营权。因为是垄断经营,所以,大盐商们都是朝野巨富。
远的不说,就东云县的知县,私底下贩盐。赚的不比贾施道少。
那他们不得向朝廷交税?
交了鸭!
只不过东云县若能产10吨海盐,他们上报给朝廷的,只有3吨,也只需上交这3吨的盐税便可!
查?
千疮万孔的景国,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。
何为安全感,手里有钱,有自己的军队,那才叫安全感。
因而,百里棠打起了海盐的主意。
任张状元如何聪明,都猜不到百里棠此刻心思,已经飘到了盐上去。
“爱卿,你且说说,如何才能将盐的生产售卖,回到朕的手中?”
张东正先是一愣,然后摇头:“陛下,这恐怕难于上天!此事牵连甚广……”
余棠学过的历史课,记得很深刻了一句话:(庆历新政、王安石变法等等失败的根本原因)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根本利益……
https://xianzhe.cc/book/10548/26243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