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弓为什么贵?
让我们来看看《考工记》中的记载:“干也者,以为远也;角也者,以为疾也;筋也者,以为深也;胶也者,以为和也;丝也者,以为固也;漆也者,以为受霜露也。“该文便详细介绍了制弓时所需的六材(干、角、筋、胶、丝、漆,统称“六材“)及其作用,弓人选材追求至善,而每一种材料只在其特定的时节里才能达到要求。因此《考工记?弓人》曰:“取六材必以其时。”郑玄注:“取干以冬,取角以秋,丝漆以夏。筋胶未闻。”可以看出古时一张弓的制造仅仅取材就有多么考究。
传统的筋角复合弓在制作上同样十分的讲究,一丝不差,因为工序众多的制作过程中如果有那么一丝一毫的差错,即使成了一张弓,也必然是瑕疵品。何况传统筋角弓的制作时间往往在一到三年,可想而知制作一把好弓的困难,因此制作严谨成了弓匠们的第一准则。
做弓胎、阴干、缠绳子,还要贴角片,刷胶、再次晾干….光一个刷胶就要不知道多少次。
这就造成了第一贵“工时贵!”
传统的角弓,需要用的“角”是水牛角,而且越好的弓需要的水牛角越长。而水牛的角长到50公分,需要至少20年!
现在哪里还能见到20年的老牛?杨浪就算在西北生活了多年,也知道全国这几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给了不少的农机补贴来搞“以机代牛”。水牛被淘汰,要么就是让主人留着养老,要么就是卖到了屠宰场。
只有个别的确是机器没法上去的地方,还有一些老水牛在耕田。
虽然还有,但是你得碰的上,光是一个找牛角就得费不少的力气。
还有胶!基本是用鱼胶,熬一锅鱼胶得杀一条几十斤的大鱼,小了熬出的鱼胶效果打折扣。
另外再加上有有些弓的弓把包装用的是蛇皮,这玩意儿要用人的舌头去舔湿了然后利用口水去粘在弓把上。当然了,这个目前已经淘汰了,毕竟蛇皮里寄生虫多这是共识。
蛇皮现在可不是好找的,国家对打击贩卖野生动物这一项抓的很严。再加上之前的牛角,国内找不到了,卖家干脆去国外找。
这几样就造成了第二贵——“材料贵”。
弓箭是个小众项目,能玩得起的都是真爱,很多人也是土豪,可是正因为太小众了,做出来要是买的便宜了,还不够商家成本,人家连家都没法养活,怎么继续做买卖?因此也就必须把价格往高的台,7-9000是低端,3万是中档次,五万以上那是高端订制,你还得提前几年下单子。因为前面说过了,做一把好弓至少要一年!
在古代,那些将门如果得到一把极品良弓,都会好好保管,然后一代传一代!至于普通的士卒?那你还是用朝廷批量生产的货色吧!比如单体的长弓竹弓什么的。
杨浪在《少林僧兵》位面帮戚继光打造戚家军的时候,最先装备的就是柞木的英格兰长弓。把柞木劈成合适的长度和宽厚,然后用油炸出里面的水分,接着在好好驯弓,一个人一天可以造三四把!
https://xianzhe.cc/book/10385/2584600.html